2023年3月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情况分析与应对策略3月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情况

2023年3月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情况分析与应对策略3月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情况,

2023年3月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总体情况

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据,2023年3月,我国互联网平台共收到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信息125万条,处理率较去年同期上升了5%,网络谣言举报量占比最高,达45%;虚假信息举报量为28%;侵权内容举报量为17%,这些举报信息主要集中在社交媒体平台、新闻客户端以及视频网站等主要互联网服务场景。

从处理结果来看,95%的违法和不良信息在3个月内得到了妥善处理,其中85%的案件通过平台内部整改解决,10%的案件需要相关部门介入处理,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平台在内容审核效率上仍存在不足,尤其是针对网络谣言的快速识别和处置能力有待提升。
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的主要类型及分布

  1. 网络谣言
    网络谣言是3月份举报量最高的类型,占比45%,这类信息通常以“xxx将成为某某某”“xxx将被处决”等极化语言形式传播,具有传播速度快、受众范围广的特点,3月份,平台共处理网络谣言举报信息55万条,其中涉及政治敏感话题的谣言占比达30%。

  2. 虚假信息
    虚假信息举报量为28万条,主要集中在新闻报道、政府公文以及商业广告等领域,涉及 fake news 的案件占比达20%,这些信息通常以“某明星结婚”“某领导被陷害”等虚假新闻形式传播,严重误导公众认知。

  3. 举报量为22万条,主要涉及图片、视频和文字内容的侵权问题,图片侵权占比最高,达50%,主要涉及版权侵权和肖像权侵权,3月份,平台共处理侵权内容举报信息15万条,其中80%的案件通过技术手段自动识别并快速处置。

  4. 其他类型
    其他类型举报包括网络诈骗、传播赌博信息、传播性骚扰内容等,占比分别为5%、3%和2%,这些案件主要集中在社交平台和即时通讯工具中,尤其是部分平台的用户基数庞大,导致这类案件处理难度增加。
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的原因分析

  1. 经济利益驱动
    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往往伴随着经济利益,二分钱的广告”“虚假流量”等模式,吸引了大量商家和用户的参与,这些内容不仅损害了用户的信任,还为违法分子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。

  2. 平台监管不力
    部分平台在内容审核和用户教育方面存在不足,尤其是对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快速识别和处置能力较弱,部分平台的用户缺乏法律意识,容易被误导。

  3. 用户行为偏差
    部分用户在举报过程中存在“躺平”心理,认为平台和执法部门难以处理此类问题,导致举报信息量减少,部分用户对违法和不良信息的定义缺乏清晰认知,导致举报内容不规范。

  4. 法律执行力度不足
    尽管国家对违法和不良信息的处理力度不断加大,但部分地区的执法部门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效率低下、覆盖面不广的问题,部分平台的“一刀切”处理方式导致合法内容被误判。
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的平台责任 审核责任**
各平台应加强对用户内容的审核力度,尤其是对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快速识别和处置能力,平台应建立完善的审核机制,确保内容的合规性。

  1. 用户教育责任
    平台应加强对用户的法律知识普及,尤其是对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定义、危害以及防范措施,用户应提高法律意识,主动抵制违法和不良信息。

  2. 技术措施责任
    平台应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,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内容进行快速识别和处置,平台应建立有效的举报奖励机制,鼓励用户积极参与内容审核。

  3. 平台责任的不足
    部分平台在内容审核效率上存在不足,尤其是针对网络谣言的快速识别和处置能力较弱,部分平台的用户教育内容过于简单,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。
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的执法情况

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数据,2023年3月,相关部门共处理违法和不良信息案件125000余件,其中网络谣言案件占比最高,达45%,执法部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:

  1. 罚款
    对于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发布者,执法部门通常会处以罚款,2023年3月,执法部门共罚款5000万元,主要针对网络谣言和虚假新闻的发布者。
  2. 关闭网站
    对于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的网站,执法部门会依法予以关闭,2023年3月,执法部门关闭了30个违法网站。
  3. 提起诉讼
    对于部分涉嫌侵权的内容,执法部门会提起诉讼,要求侵权方赔偿,2023年3月,执法部门共提起诉讼1000件,涉及侵权金额达5000万元。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的公众参与

  1. 公众举报意识提升
    2023年3月,平台共处理网络谣言举报信息55万条,其中80%的案件是用户主动举报,这表明公众对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举报意识有所提升。

  2. 公众举报方式多样化
    公众可以通过平台的举报功能、客服渠道以及官方平台等多种方式举报违法和不良信息,平台的举报功能因其便捷性受到了广泛欢迎。

  3. 公众举报的局限性
    尽管公众举报意识有所提升,但部分用户在举报过程中仍存在“躺平”心理,导致举报信息量减少,部分用户对违法和不良信息的定义缺乏清晰认知,导致举报内容不规范。
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的法律完善

  1. 法律法规的完善
    2023年,国家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尤其是《网络安全法》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等法律法规的实施,为违法和不良信息的处理提供了法律依据。
  2. 违法和不良信息的处罚力度
    2023年,执法部门在处理违法和不良信息案件时,罚单金额和处罚力度均有所增加,体现了国家对违法和不良信息的零容忍态度。

2023年3月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的应对策略

  1. 加强平台监管
    各平台应加强对用户内容的审核力度,尤其是对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快速识别和处置能力,平台应建立完善的审核机制,确保内容的合规性。

  2. 提高公众意识
    平台应加强对用户的法律知识普及,尤其是对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定义、危害以及防范措施,用户应提高法律意识,主动抵制违法和不良信息。

  3. 完善执法机制
    法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,尤其是对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的网站和平台进行打击,执法部门应加强执法透明度,提高公众对执法工作的信任度。

  4. 推动技术创新
    平台应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,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内容进行快速识别和处置,平台应建立有效的举报奖励机制,鼓励用户积极参与内容审核。



2023年3月,我国互联网领域面临的违法和不良信息问题依然严峻,但通过平台、执法部门和公众的共同努力,这些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,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执法力度的加大,违法和不良信息的处理将更加高效,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。

2023年3月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情况分析与应对策略3月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情况,

发表评论